今天是第23個世界知識產權日,在4月26日上午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甘霖介紹《中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年度報告(2022)》有關情況。2022年,市場監管部門共查處商標、專利違法案件4.4萬件,涉案金額16.2億元,市場環境進一步優化。
知識產權作為經濟社會主要的組成部分,沿著法治軌道前進。甘霖表示,在科學立法方面,2022年,先后修訂《科學技術進步法》《種子法》《反壟斷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發布施行《商標代理監督管理規定》,公布《關于第一審知識產權民事行政案件管轄的若干規定》等一系列司法解釋,知識產權保護法治體系更加完善。
在嚴格執法方面,相關行政執法部門針對重點領域、重點區域、重點產品,加大監管執法力度,扎實開展“鐵拳”“劍網”“龍騰”“春雷”“藍網”等一系列專項行動。2022年,市場監管部門共查處商標、專利違法案件4.4萬件,涉案金額16.2億元,市場環境進一步優化。
在公正司法方面,2022年,公安機關破獲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偽劣商品犯罪案件2.7萬起,檢察機關起訴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偽劣商品犯罪嫌疑人2.7萬人,審判機關審結各類一審知識產權案件219.4萬件,形成強大震懾。
在全民守法方面,連續15年組織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將知識產權法治宣傳教育納入“八五”普法工作。這期間,各地、各部門開展數千場知識產權專題宣傳,發布各類知識產權典型案例和相關報告,信息報道數量和公眾參與熱情逐年上升,全方位營造了守法護法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