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一場別開生面的師徒結對儀式在江蘇大劇院舉行,百對師徒攜手走上紅毯,江蘇文藝“名師帶徒計劃”正式啟動,這是省委、省政府立足建設“三強三高”文化強省、推動文化人才高質量發展戰略全局作出的一項重要決策,是確保江蘇文藝發展后繼有人、接續奮進的重要舉措。
“名師帶徒計劃”三年為一個周期,首輪期滿已圓滿收官,新一輪已經啟動。實踐證明,“名師帶徒計劃”有力推動了江蘇文藝青藍相繼、薪火相傳,走出了一條符合藝術傳承規律、具有江蘇特色的文藝人才培養有效路徑。
口傳心授,為藝術生命“拔節孕穗”
繁榮文藝創作、推動文藝創新,呼喚大批德藝雙馨的文藝名家。2018年,省委省政府部署實施《江蘇文化人才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印發《實施江蘇文藝“名師帶徒計劃”工作方案》。
把“言傳”與“身教”、“口傳”與“心授”結合起來。三年中,百位名師肩負省委省政府的信任和囑托,帶著培養文藝英才的責任與期待,為學徒藝術人生引領方向,讓學徒藝術生命“拔節孕穗”。
“這三年來是我思想發生巨大改變的三年,我從一名想要寫好字的學生,逐漸成為認真思考‘為何書寫、為誰書寫、書寫什么’的書法工作者?!睍▽W徒程嬌龍說,跟隨老師劉燦銘參加慶祝建黨百年等一系列重要主題展覽創作的過程,帶給她一場場思想的洗禮,激發了創作新動能。
三年來,來自文學、戲劇曲藝、美術書法、音樂舞蹈、民間工藝美術等類別的百位江蘇文藝名家,注重示范引領和言傳身教,通過價值引導、精神引領、審美啟迪,成為學徒們更好地傳承社會主義文藝正道的引路人。
“老師的謙虛和低調讓我更加確信,畫家應該在創作中呈現自己對生命和生活的思考,用作品向大眾傳遞藝術和美,而不是追名逐利?!?0后畫家馬帥說,在學藝過程中,老師周京新時常提醒他:畫家應該用安靜的心態去畫畫,不能心浮氣躁。
口傳心授教“真業”,讓學徒們在潛移默化中收獲了力戒浮躁的“心法”、創新創造的“技法”和鍛造精品的“功法”。
4月24日晚,一身長衫的蔣春雷站上國家大劇院舞臺,吳儂軟語的蘇州評彈與交響樂“中西合璧”,讓合唱交響曲《大運河》呈現別樣光彩?!叭脒x‘名師帶徒計劃’,是我藝術道路上的重要機遇?!笔Y春雷說,作為曲藝學徒,正是恩師袁小良三年來的傾囊相授,才讓他對于所傳承流派藝術特點的掌握有了長足進步。
讓每一株“好苗子”都擁有自己獨特的生長土壤,“名師帶徒計劃”注重因材施教。三年中,老師與學徒經常溝通思想,定期交流經驗,制定契合學徒特點、特長和天賦的培養計劃與創作規劃,用心用情造就一批文藝“高徒”、青年英才。
“放眼漫漫人生路,這段經歷注定是濃墨重彩的一筆?!被叵肫鸶S老師章劍華學習的過程,學徒孟昱動情地說。
深植沃土,朵朵青春之花綻放
三載耕耘,而今收獲。一朵朵青春之花在文藝百花園中次第綻放,一批有影響力的青年文藝家已登上舞臺,新時代江蘇文藝人才建設邁上新臺階。
去年底,我省原創革命題材昆劇《瞿秋白》摘得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不僅讓江蘇省演藝集團昆劇院院長、該劇主演施夏明迎來個人創作生涯的“高峰”,也成為“名師帶徒計劃”取得豐碩成果的生動注腳。
施夏明近年來好戲不斷,即將以新創昆劇《瞿秋白》參演第31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終評?;赝麃砺?,他由衷感嘆:“隨著一個個新劇目的創作,石小梅老師教會我的不單單是技藝、技法的傳承,更是思考的方法和創作的手段?!?/p>
學徒張軍與著名滑稽戲劇作家陸倫章拜師結對。張軍參與編劇的滑稽戲《陳奐生的吃飯問題》,于近年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他說,老師陸倫章先生不僅傾囊相授,從理論到實踐悉心指點,還不斷收集跟創作相關的素材、剪報、小說等郵寄給他,從方方面面豐富他的藝術羽翼。
佳作頻出、佳績喜人。三年來,在首批計劃百位名師的精心栽培下,多位學徒屢獲國家級重要獎項。房偉、孫頻獲第三屆茅盾文學新人獎,單雯憑借恩師張繼青親授的昆劇《牡丹亭》一舉榮登第29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榜首,孫瑤琦榮獲第十二屆中國音樂金鐘獎……此外,還有多位學徒獲得省“五個一工程”獎、省文華獎、省文藝大獎、省紫金山文學獎,眾多新秀摘得各類人才稱號,推出一批優秀文藝作品,呈現比學趕超、加快提升的強勁勢頭。
高點定位,抬高視野。在“名師帶徒計劃”激發下,江蘇青年文藝家紛紛突破自我,展現不斷攀登高峰的精神風貌。
“不僅要立足江蘇,還要放眼全國”,這是老師周梅森對學徒宋世明的要求,勉勵他多發力影視創作,努力“從小本子寫起,向著大目標邁進”。最終,宋世明的作品成功摘得夏衍杯電影劇本獎。
“導師常說,藝術之路不能松?!鲍@得中國音樂金鐘獎的孫瑤琦回憶道,老師朱昌耀用自身多年的藝術積累,對她進行全方位言傳身教?!皡⒓咏痃姫劚荣悤r,一首比賽指定曲目《二泉映月》,就花費了老師近半年心血,他將幾十年來的藝術感悟傾囊相授?!?/p>
在重大主題文藝創作和文藝活動中,在深入基層的每一次創作采風、每一次生活體驗里,一幕幕師徒相攜的身影,成為新時代文藝工作者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的生動定格。
青藍相繼,文藝蘇軍再出發
創新培養機制、匯聚工作合力。文藝“名師帶徒計劃”由宣傳部門牽頭組織實施,文旅、廣電協同支持,文聯、作協具體實施。三年來,省委宣傳部、省文聯、省作協定期研究、務實推進各項工作,為全方位培養扶持文藝英才提供有力保障。
師徒們提交培養計劃和創作規劃、名師對學徒進行單獨指導、國內外文藝名家集體授課,每年組織學徒進行集體采風,對重大成果進行獎勵,舉行優秀學徒作品研討會、推介會,舉辦個人展示展演并接受專家評估……一系列具體舉措,促進了中國傳統“師徒傳承”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發展。
“名師帶徒不僅是技法的傳授,更是對創作道路的點撥和激發?!敝袊鲄f副主席、省作協主席畢飛宇表示。
中國書協主席、省書協主席孫曉云表示,“名師帶徒計劃”將時代特性加入傳統的師承教育,更有利于師生相互交心、相互促進、相互彌補,在政治方向上立場堅定、面向人民,在藝術觀念上不斷調整、守正創新。
“師徒傳承”,助力中華文化生生不息。三年來,百對師徒之間既傳承著技藝,也傳承了道義;既傳承創作方法,也傳承了為人處世的態度。
如今,一個培養周期結束,學徒們紛紛表示,將終身向名師學習、時時向名師請教,牢記初心使命,堅定文化自信,爭當新時代江蘇文藝生力軍,為構筑文藝精品創作高地、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先行區貢獻力量。
新一輪已經啟動,江蘇文藝“名師帶徒計劃”再出發。鐫刻著對未來的深情期許,江蘇文藝將迎來更加繁茂的春天!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陳潔 顧星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