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cegge"><noscript id="cegge"></noscript>
  • <bdo id="cegge"><center id="cegge"></center></bdo>
    新華報業網 > 首頁 > 正文
    江東時評|“見字如面”背后的惜才誠意
    2023/03/14 20:27  交匯點新聞  

      “你一句春不晚,我就到了真江南”“感謝您于千萬種‘人生選擇’中選擇蘇州、報考蘇州”。近日,在江蘇省2023年度公務員錄用考試面試前,蘇州市委人才辦為考生寫的一封問候信引起不小熱議。

      眼下,正值大學生求職季,又有大批考生來蘇州面試,這封情真意切的問候信,既是一份充滿真摯感情的邀約,又是一種城市文化的宣介?;蛟S,我們很難說這封公開信能夠在留人方面發揮多大作用,但它的確凸顯了蘇州對人才的渴求和珍視,傳遞出一種“來了就是蘇州人”的引才意向和“以人為本”的城市發展理念。拳拳盛意,感莫可言。相信無論是考生還是其他大學畢業生,都能從類似細節中,真切感受到城市對人才的尊重和當地政府超前的服務意識。

      近些年,蘇州為吸引青年人才,不斷加大引才“籌碼”,從放寬落戶政策、推行人才補貼、推進人才安居工作,到舉辦“精英周”、發出“人到蘇州必有為”的城市承諾、持續不斷優化創新創業和就業環境,在引才留才上堅持軟實力與硬實力兼修,讓廣大青年愈加真實地感受到“蘇州更美好”的城市氛圍,也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蘇州對“人才是第一資源”發展理念的重視。

      不同于真金白銀的租房補貼、面試補貼等,一座城市“人性化”程度屬于柔性指標,雖然難有考核標準,但可感可見更可知。比如,深圳、威海等城市都曾向公考失利者發過鼓勵短信,介紹更多崗位信息。這些細微的互動,讓人感受到城市對個體的尊重,幫助求職者保持樂觀平和心態的同時,引導人才向城市急需的行業領域流動。即便這樣細微的舉動,累積多了,也能成為城市留人不可忽視的力量。

      當然,城市對人才的尊重不只體現在公開信、邀請函上,提供更多就業崗位、更優的創新創業環境和更好的教育、醫療、住房保障,讓城市工作者可以沒有后顧之憂地為城市貢獻力量,都是留住人才的正確方式。愛惜人才、留住人才,讓廣大青年更有為,相信城市也能從近悅遠來、群英薈萃的“人才磁場”中得到厚重的回饋。

     ?。◤堉?韓宗峰)

    標簽:
    責編:劉艷元

    版權和免責聲明

    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為"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為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新華報業網",并保留"新華報業網"的電頭。

    免責聲明:本站轉載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華報業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ad_image_看圖王.jpg
    信長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權.jpg
    微信圖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圖片_20230412112324.jpg
    微信圖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關網站

    二維碼.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網上不良信息_00.png
    動態.jpg
    ?